沙场老兵前赴后继挑战卫冕冠军
161
2025-07-05
其实我很不想用国足这个名称称呼它,但是只是一个习惯吧,姑且还是这样称呼。
在刚刚结束的东亚杯比赛中,国足再次让球迷们失望透顶。
面对韩国二队,国足竟以 0 - 3 的悬殊比分惨败。
这场失利,犹如一记重锤,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灵魂拷问:国足,到底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从成绩上看,国足近年来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
无缘 2026 世界杯,在各类赛事中屡战屡败,世界排名更是跌至第 99 位,创下近十年新低。
此次东亚杯对阵韩国二队,本以为年轻球员的加入能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可现实却是被对手全方位压制。
全场比赛,国足无论从射门次数还是射正次数来说,都远远落后于对手。
如此巨大的差距,让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支在赛场上毫无竞争力的队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一次次刺痛球迷的心?
有人说,国足的存在能够激发全民对足球的热情。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可否认,在重大赛事期间,确实会有不少人关注国足比赛。
然而,这种关注更多的是带着一种 “看笑话” 的心态。
每一次国足失利后的网络舆论狂欢,充斥着的是对国足的嘲讽与谩骂,而不是对足球运动本身的热爱与推动。
真正因为国足比赛而投身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又有多少呢?
数据显示,中国注册青少年球员不足缅甸的 1/3,13 岁年龄段球员数量较十年前锐减 76%。
这足以说明,国足的表现并没有起到激发全民足球热情、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的作用。
还有人提到,国足在国际赛场上代表着中国足球的形象,能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但以目前国足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更多的是充当 “送分童子” 的角色。
与其他国家球队比赛时,巨大的实力差距让比赛毫无悬念,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中国足球的国际地位又有何帮助呢?
反而可能让其他国家对中国足球的印象停留在极低的水平。
在青训方面,国足糟糕的成绩也反映出我国青训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长期以来,国足成绩不佳,却没有促使青训体系得到有效改善。
与日本、韩国相比,我们的青训投入不足,青训体系不完善。
日本 J 联赛要求每支球队必须建立从 U12 到职业队的完整梯队,韩国 K 联赛青训补贴占联赛收入的 15%。
而我们呢?青训投入少之又少,导致优秀的足球苗子难以涌现。
国足的存在,并没有带动青训体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那它存在的根基又在哪里?
从经济投入角度来看,为了支持国足,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国足的产出却与投入严重不成正比。
这些资金如果投入到其他更有潜力、更能取得成绩的体育项目中,或许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荣誉和回报。
那么,国足继续消耗着大量资源却毫无建树,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一直支持国足的球迷。
他们在国足一次次失利后,依然不离不弃,为球队加油助威。
但这种支持,更多的是一种 “恨铁不成钢” 的无奈坚守。
对于这些球迷来说,国足一次次令人绝望的表现,真的还值得他们继续付出情感与时间吗?
东亚杯输给韩国二队,只是国足漫长失败征程中的一个缩影。
国足如今的表现,实在难以让人看到它存在的意义。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认真反思,国足是否到了需要彻底变革甚至重新审视其存在必要性的时候了。
如果,只是把它当做国运平衡器的话,还真有很大的存在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