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性骚扰的肖同学要怎么自保

89 2025-08-03 17:47

"在这场舆论风波中我们两败俱伤。"

这是武大肖同学的母亲,在经历一系列的波折后,如此对媒体无奈地说。

最近两天,这起关于校园性骚扰的争端成为舆论中心。

梳理一遍时间线:

2023 年 7 月 11 日,武汉大学图书馆,杨同学当场指控肖同学对其性骚扰,"隔着裤子摩擦生殖器,行为持续且明显"。

对峙后,肖某写下道歉信,承认"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

杨某向校方维权,但未获满意回应。

2023 年 10 月 11 日,杨同学在社交媒体公开指控肖同学性骚扰,引发广泛舆论关注。

此事间接导致肖某被"开盒",遭受网络暴力。

发文两天后,武汉大学发布通报,给予肖某记过处分,但未明确具体违规行为。

10 月 17 日,肖某某因受网暴影响,精神健康恶化,被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并被建议入院治疗

2024 年 2 月,肖某母亲反击,公开其湿疹病历及医学鉴定,称其行为系抓痒而非性骚扰,质疑校方处分依据。

2024 年 6 月,杨某执意起诉肖某性骚扰,索赔精神抚慰金。

2025 年 7 月 25 日,法院判决:行为不构成性骚扰,驳回诉讼请求。

至此,事情已经过去两年。

可为什么突然冲上热搜?

在法院宣判后,杨同学仍以挑衅的口吻发文嘲讽。

此举彻底激怒了网友。

为什么她如此得理(还不一定得理)不饶人?为什么给肖同学造成如此大的困扰后,她还要继续威胁他?

果然,一场网暴后等来的不会是道歉。

而是另一场网暴。

就如肖同学母亲所说的"两败俱伤",愤怒的网友开盒了杨同学。

并且"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向她即将就读的香港浸会大学举报,要求取消她的录取资格。

今天,武汉大学发布正式回应——

已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复核肖某纪律处分及杨某学位论文等相关事项。

一桩本不大的校园争端,经过舆论发酵后,一发不可收拾。

网友的情绪被三个要素戳中——

有人冤枉,有人嚣张,制度失效。

这是真相吗?

Sir 要强调的是,在没有明确证据前,我们应该警惕将自己置于"全知者"的身份,否则也可能成为下一场网暴的参与者。

今天很多人在愤恨杨同学。

在质疑学校的和稀泥。

但 Sir 更关心的是肖同学,假如没有意外引起舆论关注,众多网友为他撑腰,倒逼学校重新调查。

他过去两年的委屈是否就白受了?

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否都无法走出这个阴霾?

如果你带入了肖同学的处境。

那么你不可忽视的是——

在凶险的环境中,如果面对无端指控,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清白。

有一部电影 Sir 觉得是最好的示范。

《理查德 · 朱维尔的哀歌》。

当年这部片上映时,许多人都说,克林特 · 伊斯特伍德在愤怒地抨击美国错乱的司法,带节奏的媒体,以及跟风的大众。

可是 Sir 写了不一样的看法,。

以东木老爷子硬汉、保守的做派,根本不屑于抱怨,也懒得愤恨不公的环境。

他只在说——

属于我的正义,你们不给,那我就亲手夺回来。

清者一定自清?

电影首先告诉我们一件可怕的事:

诽谤是如何毁灭一个人的。

好人被冤枉、英雄被推上审判台,熟悉伊斯特伍德的影迷应该知道,这样的故事不是他第一次拍了。

《萨利机长》。

成功将飞机迫降哈德逊河,救下全部 155 人的生命,却面临调查,追究他在事故中的责任。

如果说萨利是一个典型的英雄——

拥有飞行员强大的心理素质,不屈的品格,专业的技能,以及颇高的社会地位。

那么理查德 · 朱维尔,似乎是一个注定要被误解的社会边角料。

他肥胖,邋遢,没有性伴侣,缺少朋友,老大不小还住在妈妈的房子里。

总之是别人眼中的"怪胎"。

这样的人,在当保安时,提前发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炸弹,并报告警方,减小了人员伤亡。

起初,他被报道为英雄。

但随后他被 FBI 列为重点嫌疑人——

一个 loser,制造爆炸,伪装英雄出风头。

他一心想加入警察队伍,却一直失败,他是不是在争取"立功表现"?

爆炸案后,很快就要出版自传,是不是早有预谋用英雄事迹赚一笔?

理查德 · 朱维尔是清白的吗?

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怀疑者,总会将自己的怀疑进行到底,你的"清白"就会是 ta 的威胁。

在武大肖同学的身上也一样。

在法院认定性骚扰不成立后,杨同学继续发文威胁,将会将"证据材料"发到各个学校。

网友真诚地提醒杨同学可能误解了别人,需要道歉时。

她却赌气又傲慢地说"不是误会,我故意冤枉他的,我直接死了好"。

Sir 立刻就想到了电影中的一幕。

记者污蔑理查德 · 朱维尔的新闻报道被打脸后,面对质问。

她一边心虚,却仍然嘴硬。

狡辩成了她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怀疑你是为了公共利益。

我怀疑你是打击校园性骚扰。

现在你说我怀疑错了?

那不行,错的只能是你,绝不许你得到清白。

这就是《理查德 · 朱维尔的哀歌》呈现的世界,真相不是日月可昭、不言自明的。

真相注定要在泥泞中前行。

也许他不一定要做英雄。

但被 FBI 针对,被媒体"开盒"后,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破碎了。

未来,可能还有条让他绞刑的绳索。

着了道的"嫌疑人"

为什么不能"清者自清"?

如果你还这么想,那么很可能就像片中的理查德 · 朱维尔一样,被当猪仔卖了还给人家数钱。

错就错在——

他过于配合了。

以至于律师大骂他猪队友。

母亲也发飙:别犯蠢了好吗!

他是怎样一步步着了 FBI 的道,让自己越陷越深的?

首先。

他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和警察都是自己人(cop to cop)。

FBI 也利用这一点,让他乖乖就范。

理查德 · 朱维尔一直有个警察梦,那配合警察不是应该的吗?

结果,挂在房子里的这张冒充警察的肖像照,让人觉得他动机可疑。

他的骚操作还有。

为了当警察苦练枪法,家里收藏了一堆枪支弹药 …… 嗯,越来越像恐怖分子了。

著名的辛普森案,在大量证据下仍然成功脱罪。

他反复研读这本书。

辛普森案的漏洞在于,警方取证不合规,他的本意是要吸取教训。

理查德 · 朱维尔有着朴素的正义感——

想要打击罪犯,维护公共安全,看到了炸弹立即处理。

不是警察也操着警察的心。

可他上赶子倒贴做的这一切,却让他一步步陷入绝境。

在 Sir 看来,武大的肖同学同样太容易把自己交出去了。

被对方指控后,他就写下了这封道歉信。

用本校的信签纸,透露真实姓名、学号和手机号,写完后又重写一个版本(应该是对方要求)。

于是这成了他的"罪证"。

个人信息也被暴露,被开盒。

可是要警惕——

如果没有做错,千万不要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陈述。

为什么肖同学如此配合呢?

也许是太缺乏社会经验,刚刚进入校园的大一新生,被强势的学姐震慑住了。

也许他觉得自己的确做了裆部的动作,在公共场合确实不妥,于是服了软,觉得写下道歉书就能小事化无。

结果却是着了道。

越配合,就越让自己陷入被动。

我们很少被教育这样的常识:人没有必要自证罪名,举证责任在于指控方。

从小听到的都是——

"听话""配合""上面会给你一个合理的交代的"。

结果等来的是,学校的记过处分。

可问题是,他为什么不反驳?是有证据被捏住了吗?如果有足够的证据,为什么法院判决没有认定?

肖同学似乎过于顺从了。

电影中,理查德 · 朱维尔虽然一愣一愣的,但在关键问题上他始终拎得清。

FBI 没有确凿证据,于是就以拍摄反恐宣传片为由,将他哄骗至警局。

拿出一个表格——

我们只是在拍摄,你签个名不会怎样的。

讨好型人格的理查德 · 朱维尔挣扎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鼓起勇气,艰难地对警察说——

还是等我的律师来再说吧。

正义在自己的手中

在整个事件中,武大肖同学好像都是沉默的。

当杨同学在网上曝光,他没有回应。

当学校做出处分,他没有申诉,就这么接受了。

后来,是母亲发起反击,提出他患湿疹的证据,还有现在出来面对媒体。

可仍然缺乏肖同学自己的声音。

这么说,或许有人觉得太过苛责。

Sir 知道这很难,可摆在面前的现实就是——沉默,只会让自己更难。

很多人对杨同学的做法充满了愤怒,这可以理解。

但光愤怒,对个人来说不是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反对诬陷,就更不能放弃争夺对于真相的解释权。

Sir 联想到一个 8.9 分的美剧《罪夜之奔》。

它残酷地揭示了一个事实——法律判决所能提供的"真相"是有限的。

明确是被冤枉的主角,急于向律师说明真实情况。

老律师直接打断施法。

这将会是你一生中听过的最重要的事

所以给我听进去了:

闭嘴!

他们编自己的故事

我们说自己的故事

陪审团会决定,自己喜欢哪一个故事

大多数时候。

我们习惯于等待正义的阳光洒到我们身上。

可有些情况,你不得不依靠自己挣脱出泥沼。

事实上。

要夺回清白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幻想——

别指望清白从天而降。

理想化的正义,是会和你失之交臂的。

在浩浩荡荡的舆论洪流中,从媒体到个人都只关注"苍蝇不叮无缝蛋"的朴素逻辑。

人们渴望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者说,人们潜意识热衷歧视。

舆论推程序,程序激舆论。

伤害在歧视中已经完成闭环。

理查德 · 朱维尔呢,他好在有个务实的母亲,还有个聪明的律师伙伴。

他们共同反击。

因为如果你缺席,那么污蔑就会垄断舆论。

你可以发布带节奏的报道,那我也可以动用媒体讲述我的事实。

你要给我安上罪名,那我也要把你推上审判席。

律师表明,那个泄露理查德 · 朱维尔信息的人,应该遭到起诉。

Sir 要说的是。

当我们为不公义呼天抢地的时候,也应该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充分利用捍卫自己的武器。

比如肖同学。

如果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侵害,是否也同样可以提起反诉。

还有最近,武大表示何时公布结果,还要等上级安排。

网友对于这样推脱的措辞再度不满。

但,为什么只有被动等待?

自己的清白,为什么一定要仰赖他人的决定,别人给了当然好,但如果不给呢?

肖同学是否可以对校方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处分。

在法院判决书下来以后,他更有依据这样做。

这是权益,更关乎尊严。

Sir 必须再次强调:

无论你的权益被侵犯,还是被污蔑栽赃,你都要勇敢站出来,提出主张。

别听信任何"息事宁人"的逻辑。

寻求专业帮助,而非等待权力的怜悯。

专注如何幸存,而非妥协求全。

即使身处这喧嚣世界的噪音和伤害,也别被噪音干扰,别放弃自己的权益。

选择善良。

相信正义。

这都是对的。

但更重要的是,记住,你的权利需要有护城河,你的正义要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下一篇:释永信在香港资产被扒!涉及海外国籍,百万金条,收支严重不平衡
上一篇:9元神作?国产新游上线 不到最后品不透故事走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