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出欣克利角C项目,巨额投资转向国内,国际合作再添变数!
184
2025-07-11
一曲运河谣,千年杂技魂。
周日(9月14日)晚 21:00,CCTV-3 综艺频道《沧海运河谣》首期节目如约而至,以 “江湖‘吴 / 无’界” 为主题,带观众走进杂技之乡吴桥,探寻运河滋养下的绝技传承与江湖豪情。节目开播即引发热烈反响,观众纷纷感叹 “原来杂技背后有这么多故事”“吴桥的江湖气太动人了,看完想去现场感受”“中外青年共学杂技的样子,是最生动的文化交流”……
江湖初见,解锁千年杂技密码
首期节目以 AI 技术演绎的 “铁狮子走钢丝” 震撼开场,从两千八百年前的绝技传说,到运河漕运中杂技从农耕形态走向商业舞台的演变,瞬间将观众拉入吴桥杂技的历史长卷。
四位外国留学生 —— 埃及的桑英杰、加纳的王富健、埃及的李小龙、古巴的王以然,带着对杂技的好奇踏上这片土地。他们手持碗、扇子、轮子等道具,在主持人龚韵熹的带领下,与杨迪、袁姗姗组成 “闯关战队”,开启 “2025 年度吴桥杂技体验官” 的争夺。撂地表演的热闹、转碟空竹的灵巧、蹬大缸的震撼、三仙归洞的玄妙…… 街头巷尾的杂技绝活,让留学生们直呼 “不可思议”,也让观众跟着镜头沉浸式感受 “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 的底气。
不止于绝技:吴桥杂技里的 “闯、练、传、守” 精神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绝技,能代代相传,从无什么秘籍宝典,全凭 “闯、练、传、守” 四字箴言。在这里,杂技是血脉,是根脉,是代代相传的魂魄。
闯:方寸为台,山河为场
有一种随处可演的杂技,名叫 “撂地”。它起源于清代中后期的江浙、两广地区,后随民间艺人的脚步流入北京天桥等地。对撂地艺人而言,脚下的方寸之地,便是舞台;走过的千山万水,都是剧场。这 “闯” 字,是背上行囊走南闯北的勇气,是把江湖路走成戏台的魄力 —— 运河码头的喧嚣里,他们用翻筋斗博一声喝彩;市集街角的人流中,他们以走钢丝换一口饭吃。从田埂到码头,从乡野到城邦,吴桥杂技的 “闯”,是打破地域边界的流动,是让绝技随运河水波传遍天下的开拓。
练:千锤百炼,刻入骨髓
就像顶缸,从不是靠蛮劲硬扛,要的是 “腰腿生根” 的功夫。“一日练,一日功”,对杂技演员来说,舞台就是岗位,“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每个动作都藏着对技艺的敬畏。蹬技更是如此,演员以双腿驾驭轻重各异的道具,展现技巧与力量的绝妙平衡,这门可追溯至汉代的技艺,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成为吴桥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