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缴获桂系二巨头的座车,张云逸挑了一辆,为何事后大呼上当?

91 2025-07-14 14:43

1949年12月5日,第二野战军四兵团第14军在李成芳军长的率领下,以惊人的速度连续行军四天,跨越600多里路程,突然出现在钦县城外。这次急行军的目的,源于郭天民副司令员的明确指示:务必生擒白崇禧。全体官兵牢记这一使命,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了这次突袭任务。

在第四野战军的猛烈追击下,敌军"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及其直属部队正匆忙向钦州方向撤退,计划经由钦州湾渡海逃往海南岛。

白崇禧已从陈济棠处调集军舰,率领舰队火速驶向钦州湾龙山港,计划接应桂系残余部队撤离,战局依然十分紧张。

为完成"大迂回"战略部署,陈赓兵团向作战部队下达了政治动员指示,强调务必围剿桂系残余势力的指挥中枢,并竭力生擒其首领白崇禧。

郭天民副司令员紧急致电李成芳,透露了白崇禧的潜在行动,强调第14军必须成功捕获"这条登陆的大鱼"。

陈赓兵团成功缴获了两辆与众不同的汽车。

第十四军的快速推进让敌军仓皇逃入钦县,喘息未定便遭遇解放军的追击。李成芳中将果断调遣第41师和第42师展开外围攻势,经过一整天的高效作战,成功将钦县团团围困。

1949年12月6日晚上7点,随着李成芳下达进攻指令,我军对钦县展开全面攻击。由于守城兵力严重不足,敌方防御迅速瓦解。战斗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城内敌军被彻底消灭,第14军在此次行动中收获大量战利品。

在这场战役中,"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及其下属单位被彻底消灭,包括警卫团、汽车团、第15炮兵团、第15工兵团、装甲车队和军官教导营等,总计超过12000人。此外,我军还缴获了42门重型火炮、400多辆汽车以及大量军事物资。

经过部队的全面搜查,白崇禧这个重要目标却依然杳无踪迹,这让兵团司令部的情报准确性受到了质疑。

调查结果显示,白崇禧并未采取实际行动,由于畏惧解放军迅猛的追击,他始终未敢离开军舰半步。这一情况令14军全体官兵深感沮丧,原本唾手可得的战功就此化为泡影。

战利品中意外发现了两辆引人注目的美式轿车,经俘虏供认,这两辆卡迪拉克分别属于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的座驾中遗留了一把就职"副总统"及"代总统"期间使用的佩剑。鉴于他与白崇禧搭乘飞机撤离桂林,两辆专车交由地面部队转移。

获悉此事,陈赓立即指示14军妥善保护这两辆战车,并迅速下达命令,要求该部队从钦州地区快速向北推进,继续阻击撤退的敌军。

接到命令后,李成芳立即展开行动,于当天傍晚在大寺圩一带成功阻击了南撤的数万敌军。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敌军被彻底击溃,俘虏人数突破4万,这场战役取得了显著战果。

截至12月14日,第四兵团成功阻击了大部分逃亡敌军,与南下的四野部队顺利会师,协同作战彻底歼灭了敌方。持续了39天的广西战役至此画上句号。陈赓兵团在此次战役中独自歼敌超过7万人,有力印证了"大迂回、大包围"战略部署的正确性。

1949年12月末,随着广西全境获得解放,陈赓带领兵团指挥部进驻南宁,为部队休整补给做准备。休整完成后,第四兵团将执行最后一项战略任务——向云南发起进攻。此次行动将与卢汉起义部队协同作战,旨在迅速歼灭云南境内的敌军。

然而,在启程前夕,四兵团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就连声名显赫的陈赓将军也为此深感困扰。

陈赓兵团的后勤保障工作正承受着严峻考验。

作为二野最具战斗力的部队,陈赓兵团从赣南地区开拔时,其麾下三个主力军集结了12万兵力,这给全兵团的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挑战。

经过两广地区的连续作战,第四兵团不仅未出现兵力损耗,反而实现了小幅扩充。这一现象充分展现了该部队卓越的战斗力,同时也印证了陈赓将军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的军事思想。

陈赓兵团同时整合了四野十五兵团的两个军,组建了"东路军"联合部队,兵力规模达到22万以上。

陈赓虽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但部队规模带来的物资补给问题让他倍感压力。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运转,所需的后勤保障已远远超出常规需求。

尤为严峻的是,广东与广西作为新近解放的区域,地方行政机构尚未完善,更缺乏其他解放区那种积极支援前线的局面,这20余万军队的后勤保障面临着巨大挑战。

广州解放初期,后勤物资供应问题曾引发陈赓在华南分局办公楼的强烈反应。

为确保第四兵团顺利完成大迂回作战任务,陈赓指派副司令员郭天民前往华南分局协调物资补给。由于缴获的汽车急需燃料补充,同时部队徒步行军也需要充足装备,因此特别提出要为每位战士配备至少三双军鞋的请求。

面对数量庞大的汽油和超过60万双鞋子的需求,华南分局后勤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坦言难以应对。这一状况导致郭天民等人的行程徒劳无功。

陈赓随即决定亲自出马,与郭副司令员一同前往谈判。然而,面对华南分局负责人的强硬态度,无论他如何据理力争,对方始终以困难无法克服为由予以回绝,这令陈赓不由得心生怒意。

面对该干部的不当行为,陈赓严厉斥责道:"战士们追击敌军时连鞋都磨破了,赤脚行军,若不解决汽油和鞋子的供应问题,我们如何挺进云南?"看到对方依然执迷不悟,陈赓愤然离去,临走前留下警告。

作为商人,如果你并非党员身份,我们是否可以支付费用购买通行权?广州属于党和人民,并非私人所有。中央已下达紧急命令,要求我们全速向云南进发。若有异议,你可直接向中央提出书面申请。

正在处理公务的叶帅被一阵激烈的争执声惊动,他立即辨认出其中陈赓的嗓音,便快步走出办公室察看。在走廊上,他恰好遇到郭天民副司令员,便询问道:"刚才应该是陈赓同志吧?他因何事如此动怒?"

郭天民如实汇报:"云南前线部队急需汽油、军鞋和粮草补给,这些物资供应尚未到位,他因此感到焦虑。考虑到叶参座事务繁忙,他不愿过多打扰。"

陈赓巧妙地用汽车换取了急需的粮食。

叶帅立即回应道:"这些困难必须处理。我赴华南前,毛主席对四兵团下达过两项指令:其一,解放广东需仰仗强大的第四兵团;其二,两广解放后要全力协助四兵团挺进云南。如今正是落实第二项指示的关键时刻!"

叶帅直接介入并主导了此事,促使华南分局迅速行动。当天,分局工作人员在广州召集主要商家,按照第四兵团提供的物资需求,采购了足量的鞋子和粮食。同时,广州军管会也配合调拨了大量汽油,确保物资供应。

听完叶帅的表态,陈赓的怒气逐渐平息。他当即向"叶参座"表达了谢意,同时特别提醒郭副司令员:即便问题得到叶帅的承诺解决,四兵团也应当秉持务实态度,以最小需求上报,避免给华南分局造成过重压力。

第四兵团向西挺进广西途经广州之际,其后勤补给面临严峻挑战。须知,这支十余万人的大军每日所需物资量极为庞大。

在彻底肃清桂系残余势力后,第四兵团已持续作战超过40天。尽管军靴和燃油储备尚可维持,但粮食供应再度告急。虽然陈赓不再统辖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但在向云南推进过程中,第38军的第114师和第151师再次被划归第四兵团指挥。

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在军粮供给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一难题,陈赓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南宁召集第四兵团前委扩大会议。此次会议不仅对两广战役进行复盘,还将制定向云南进军的战略规划。

张云逸作为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广西省委书记及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被陈赓特意邀请出席此次会议。这位未来的开国大将欣然接受了邀请,会上不仅传达了中央有关统一战线政策的指示精神,还向兵团干部们发表了讲话。

会议前夕,陈赓以商议议程为由,邀请张云逸前往兵团司令部参观考察。张云逸对此表示赞同并如期到访。

作为资深革命将领,张云逸备受陈赓敬重,被亲切地称呼为"张老"。在简短的问候后,陈赓特意展示了从钦州战役中缴获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专车,考虑到张老年事已高且公务繁重,他诚恳地建议张老挑选一辆性能优越的车辆带回使用,并强调不必推辞。

张云逸兴奋地打量着眼前的车辆,经过一番仔细考量,他最终选定了白崇禧的轿车。他告诉陈赓,李宗仁那辆带有佩剑的车具有特殊历史价值,建议送往北京保存。陈赓欣然应允,就这样,白崇禧的座驾成为了张云逸将军的第一辆专用汽车。

两天后,陈赓突然来访,面带笑容地说道:"张老,我军即将开赴云南,行军途中预计需100万斤粮食。兵团虽备有金条银元,但不宜亲自采购,恳请军区协助购置。"

陈赓,你这家伙真是诡计多端!张云逸无奈地笑道,送车这事分明是别有用心啊。面对这番调侃,陈赓依旧笑嘻嘻地坚持着,言下之意就是无论如何也得请张老出手相助。

陈赓率领的兵团开始向新的战场进发。

张云逸调侃了几句后,语气随即变得严肃:"采购粮食这种事,怎么能让你们操心?即便广西经济困难,我们也得确保粮食供应。"然而实际情况是,当时广西仅在大中城市实现了解放,许多县乡地区仍被匪徒控制,粮食征收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经过深入探讨,张云逸与省委及军区领导制定了一项创新方案。他们通过省政府发出邀请,将南宁主要粮食供应商汇聚一堂。会上,政府以持有的金银储备作为担保,成功从粮商处预借了100万斤粮食。

待省级征粮任务完成,加之中央及广东的粮食援助到账后,粮商们将获得100万斤粮食的返还。这一安排实现了三重效益:陈赓兵团的紧急需求得以缓解,省级财政的贵金属储备得以保全,同时避免了强制性征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兵团迅速接收了这批100万斤粮食。司令员用汽车换取粮食的决策在军中广受赞誉,官兵们无不钦佩其智慧。然而陈赓深知,这一成果并非源于汽车交换,而是得益于地方政府对野战部队的全力支持。

尽管粮食供应问题已得到解决,但严寒季节使得部队仍面临棉衣短缺的困境。陈赓兵团已划归二野建制,刘邓首长多次电令四兵团应提前行动,迅速进入云南以支援卢汉起义部队并掌控局势。然而,四兵团暂时无法立即执行这一命令。

面对冬装短缺的困境,陈赓再次向张云逸求助。广西党政机关迅速响应,短时间内为四兵团调配了超过两万套棉军装。与此同时,广东方面也提供了支援,最终圆满解决了部队的冬季装备问题。卸下重担的陈赓立即着手召开关于挺进云南的战略部署会议。

第13军的第37、第38师在完成棉衣装备后立即启程,取道富宁、文山,向开远、蒙自方向推进,展开滇南战役。换装完毕的第39师与第14军将在三日后紧随其后。而第15军及兵团部则在五日后完成换装,直接向昆明进发。

1950年元旦,陈赓指挥第四兵团主力部队陆续向云南进发,开启了全新的战略部署。这支精锐之师在他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奔赴滇境,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下一篇:许世友不去386旅报到,刘帅求助徐向前,徐:你没告诉他旅长是谁
上一篇:邓小平不是元帅,但领导过六位元帅,被称为“老帅的领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