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掀桌子了!8月20日,当天深夜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197 2025-08-21 22:35

中美贸易战掀桌子了!7月16日,当天深夜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晨雾笼罩洛杉矶港,高耸的起重机寂静无声。在招聘点,1575名码头工人眼神空洞,最终只有733人获得工作自五月起,港口吞吐量已暴跌25%,空集装箱堆积如山,成为贸易战最刺眼的纪念碑。

与此同时,山东临沂胶合板厂老板王伟明在凌晨两点碾灭了烟头:美国加征504%反倾销税,让沃尔玛600吨订单瞬间蒸发。他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北美标准板材,苦涩地说:“这些只能当废木料了!”

一、72小时经济合围:西方制裁闪电战

2025年7月16日,加拿大率先点燃导火索。总理卡尼宣布对非自贸协定国钢铁征收25%额外税,对超额部分追加50%附加税。虽然文件未提中国,但政策条文与中国出口结构高度吻合,被广泛视为“定向打击”。加拿大选择将美国35%钢铝关税的压力转嫁给中国,拉开了西方围堵的序幕。

24小时后,美国商务部挥出重拳: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税,叠加原有税项后总税率高达160%。这种电动车电池核心材料的制裁,直击中国新能源产业命脉。讽刺的是,美国市场70%石墨依赖中国,通用、特斯拉等车企连夜重算成本每千瓦时电池成本骤增7美元,整车电池成本暴涨超1000美元。

7月18日,欧盟27国在布鲁塞尔通过对俄第18轮制裁时,突然塞入“毒丸条款”:以“协助俄罗斯能源结算”为由,将中国两家地方商业银行列入制裁名单。欧盟高级代表卡拉斯毫不掩饰:“中国是俄方对外交易的主要渠道。”北美与欧洲在72小时内完成了一场覆盖钢铁、电池材料、金融三大领域的精准合围,29国联手的“地缘经济战”正式打响。

二、7月16日深夜:四记惊雷震荡全球

当西方制裁连环出击时,特朗普在7月16日深夜投下四枚“深水炸弹”:

1. 关税海啸警报:白宫宣布将向150余国发送征收新关税的正式信函。巴西面临50%惩罚性关税,加拿大35%,欧盟与墨西哥30%,印尼19%,其余百余中小经济体也难逃“略高于10%”的税率。更惊人的是,特朗普威胁:若50天内俄乌不停火,将对俄所有产品加征100%关税,并对购俄油国实施二级制裁。

2. 精准狙击“越南模式”:美国对14个亚洲国家实施20@%高额关税,直指“中国制造、亚洲组装、对美出口”的产业链转移策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同步启动对巴西的301调查,覆盖数字贸易、电子支付、知识产权等领域多线作战的贸易策略显露无遗。

3. 科技战的双面牌:美国商务部悄然启动对进口无人机和多晶硅的“国家安全调查”。虽然未点名中国,但业界心知肚明:中国大疆占据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90%份额,控制全球92.08%多晶硅产量。而就在同一天,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北京宣布:美国政府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英伟达股价应声暴涨4%。

4. 供应链绞杀升级:《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飙升30%,Temu和Shein等平台的低价优势瞬间蒸发。

三、反击浪潮:从稀土博弈到全球起义

面对围堵,中国反击冷静而精准。7月17日,商务部宣布恢复进口澳大利亚菜籽油1525万吨这直接冲击加拿大年均27亿加元的菜籽出口份额。7月18日,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控,将钐、钆、铽等7类关键材料纳入更高等级出口控制清单,实施“逐项审批”。

稀土牌击中美国软肋。在中国4月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库存仅能维持18个月每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消耗量高达4.2吨。6月底一场静默交易达成:中国开放6个月民用稀土出口,美国则解除对华芯片和飞机发动机限制。特殊条款规定:每批稀土需提交最终用户承诺书,严防流入军工领域。

7月16日成为全球反击日。面对美国50%惩罚性关税,巴西总统卢拉拍案而起:“美国过去15年对巴西贸易顺差达4100亿美元!”欧盟拟定720亿欧元反制清单,波音飞机和波本威士忌等美国标志性产品赫然在列。更深远的是,欧盟与印尼达成自贸协定,牵手7亿人口的南方共同市场,悄然构建“去美国化”的贸易新体系。

四、悬崖边的休战:90天喘息与未解困局

当关税战火蔓延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彭博电视上释放信号:“不必过度担忧8月12日的中美关税休战截止日”。8月12日,双方在斯德哥尔摩达成协议:再次暂停24%相互关税90天,但保留10%基础关税。中国同步调整非关税反制措施:对4月4日列入管控名单的16家美企继续暂停制裁90天,对4月9日列入的12家则彻底解禁。

休战背后暗流汹涌。特朗普在延长休战期后公开呼吁:中国应将进口美国大豆规模提升至原有的四倍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姿态遭冷遇。专家指出根本矛盾未解:美国欲通过关税壁垒削减中国产能,但外贸关乎中国千万劳动者就业;美国要求中国大规模购买能源农产品,更与中国供应多元化战略冲突。

企业仍在风暴中求生。华东某铝企将300%关税降至8% 的“通关术”成为经典案例:通过马来西亚保税区更换包装、重构提单及中性产地证完成身份转换。更多企业布局东南亚半导体涌向马来西亚,纺织家具转战越南,菲律宾墨西哥则凭贸易协定优势成新枢纽。

太平洋波涛间,八艘满载美国乙烷的货轮驶向中国,而装载稀土的集装箱正奔赴洛杉矶。这相向而行的船队,成为2025年夏天最深刻的隐喻。当洛杉矶港的起重机在晨雾中等待穿越惊涛的货船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警告在风中回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成为压垮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总有生存者。90天休战期只是按下暂停键,而供应链已在关税的烈火中悄然重塑马来西亚工厂里重构提单的中国工程师,特斯拉车间内拆解石墨成本的美国技师,乃至白云鄂博矿山上轰鸣的重卡,都在为新时代的贸易规则投下沉默的选票。

下一篇:19万多拿奔驰GLC,家用代步,这性价比是真香吗?
上一篇:孔子76代孙美国大婚!婚礼只用英文宣读,华人圈评论直接炸锅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