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二手车新功能上线!车况透明可查,购车即送电子证书
158
2025-07-21
有谁能想到,2025年的美国大豆季,竟会被“零订单”砸得一地鸡毛?
别的不说,光是打开美国农业部的最新出口表,农业州的乡亲们只怕已经心态崩了。
中国,一个过去二十年美国大豆最大客户,居然在今年秋收旺季连一颗大豆都懒得下单。
这可不是什么边边角角的小事,而是自1999年以来头一次出现的“彻底断供”,让全美豆农都陷入了年度大考。
而更添堵的是,国土安全部又跳出来公告:不管9月30日那天国会吵到停摆,关税照样收得比谁都来劲,完全不给农业喘口气的机会。
说起来,美国农民的惨状还真有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合作社晒出的数字就让人三观尽毁——在爱荷华州某县,竟然有超过5万吨大豆憋在仓库里没出路。
很多农民为了抠点存储费,只能无奈选择让豆子在地里自生自灭,看着一片片田野就像青春期的孩子,没人理睬任其发霉。
这下总有一种“庄稼人对着粮食发愁”的怪异画风。
北达科他州还更狠,官方直接通报:本州已经有30多万吨大豆因过了保质期被强制销毁,眼瞅着两亿多美元打了水漂。
你按常理猜,美国农业协会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吧,但人家9月28日发出的急报用字也是够直白的。
如果对华出口断档持续全季,整个行业掐指一算,恐怕要死伤惨重,损失预估高达50亿美元,豆农直接亏掉40亿,啥运输、啥加工,连带又赔180亿,这一套连锁反应,简直打得整个产业链四分五裂。
而且,很早就不是“今天刚开始”的问题。
9月初,约翰迪尔的农机厂宣布订单暴跌37%,直接关停两大生产线,把238员工赶回家种地。
铁路也不甘落后,豆子运不出去,弄得空车一列列堆在编组站发呆。
9月整月的运输量才120万吨,和去年同期比,硬生生少了近四分之一,这样的暴跌连铁路工人都忍不住吐槽:“我们现在才是真正的搬砖。”
其实,金融圈早就嗅到了这股不祥的气息,银行们一上来就是收紧信贷,活像关门过冬。
9月的美国农贷不良率暴涨到6.2%,创了十年新高,豆农们申请贷款展期都赶着城里的扫楼队跑,不少社区银行的行长都跟记者摊手:“谁敢给他们放款?风险太大!”
更可怕的是,补贴说了半天也看不到影儿。
特朗普上周还是信誓旦旦的直播时吹:“大家发大财,靠关税补贴!”
但稳如老狗的农业部长后来一掐指一算,认认真真说“咱还在研究,还没想好方案。”
说着就等于啥也没发生。
雪上加霜的是,9月26日白宫预算办公室已让各部门开始准备裁员,偏偏农业部门就成了默认弃子。
一旦政府停摆,补贴什么的别想,连审批贷款都得往后推,农民跟银行的催款单较劲,学费和农场利息火烧眉毛。
你要问,中美大豆的这一波“断供”,是不是突然来的,其实也有隐约迹象。
早在今年春天,特朗普又抛出一波关税大招,中国海关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开了新规,进口大豆必须给出GPS种植坐标和非转基因检测报告,技术门槛一步到位,把贸易变成“技术流”。
结果呢,美国大豆出口的路一下狭窄起来,5至8月中国连续整整四个月零采购,整个订单少掉800万吨。
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可谓乘风而起。
光是二季度就让中国下单突破3000万吨,创造了历史纪录。
阿根廷再来一记神操作,直接取消了26%的大豆出口预扣税,成本死里降了一个档,政策一出,不到两天中国买家立马签20船共130万吨,连装船的日期都敲定到9月27日。
巴西方面更拼,2024年和中国签900万吨协议,还首次试点用人民币结算,到了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比干到了71.1%。
中国不光买货,还投钱修港口,巴拉那瓜港建自动化码头,用上后装卸效率提升三倍,运输时间砍到不到一个月。
阿根廷也被带动了,扩建内陆集装系统,出口能力说涨就涨。
区块链溯源系统一盖帽,南美产区从种到卖全程可查,谁还能质疑质量?
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1167万吨,巴西一家得了1039万吨,阿根廷除开分得56万吨,美国啥也没剩,才区区42万吨,比去年少了一成有余,占比掉到可怜的15%。
中国官方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直言不讳,大意是“美方关税太离谱,要取消不合理政策才能谈扩展贸易”,这话一出就等同堵上出口的大门。
可美国国土安全部还死磕着收关税,说实话这也不奇怪。
眼看2028年大选预热,特朗普铁了心要把“关税”变成强硬姿态展示台,即使农业断个七零八落也坚决不妥协。
问题是,这种刷存在感的玩法已经引起了老乡的反感。
最近几个农业大州的民调数据表明,特朗普在这些选民心中掉了12个百分点,曾经的铁杆粉丝纷纷离队,不敢再支持继续征收关税的候选人。
而现实更让人尴尬,关税本想用来削减赤字,结果经济滞缓税收狂降,财政压力痛到骨头缝里。
美国产业链更是凄惨,豆子压榨工厂停工,动物饲料价钱爆炸,肉类加工业成本连涨,最终传递到餐桌上。
美国CPI年中暴走3.7%,食品贡献了近一半涨幅,让普通人逛超市恍如买黄金。
如果放大世界地图来看,贸易格局早已天翻地覆。
2018年到2019年那场贸易战,还能靠后续努力恢复点出口。
现在南美扩产配套早就升级完毕,指望美国豆农翻盘,就像盼着诺基亚重返手机霸主。
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照年增10%,出口投资花了100亿美元,阿根廷也不差劲,目标直接定到5000万吨。
丹·巴斯的评论一针见血:“中国只把美国当候补队员,南美有货时压根不鸟美国。”
这局信任坍塌,美国想再熬一把回头草,难度山高水远。
时间逼近9月30日,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压顶,可关税收割机器运转如初。
豆农们站在田间,望着粮仓出不了货,叹息里夹杂着无奈。
就算政府不彻底关门,这年的收成也泡汤,丢掉中国市场的大窟窿,怕不是要很多年才补得上。
这场关税主导的大豆风暴,最终让美国农民实打实地尝到“政策后果”的苦头。
看着这一出现实版大豆悲喜剧,不知你有哪些想法?
你觉得关税僵持还能持续多久,美国农户还有回转余地吗?欢迎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