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五十岁还能情场不断?自律健身才是感情“续航力”
170
2025-07-30
预售26万被群嘲“不如包子铺流水”,排片惨到只剩凌晨1点的冷门场。 谁都以为这部戏完了。 可短短几天,《戏台》票房飙到4380万,上座率从15%冲到92%。 71岁的陈佩斯在路演现场抹泪:“观众没让我输! ”
五拨资方跑路,朱时茂掏百万救急
为把话剧《戏台》搬上银幕,陈佩斯耗了八年。 投资方嫌他“没流量、没噱头”,前前后后撤资五次。 剧组欠了道具组的钱,演员片酬拖了几个月,连场务大爷都垫上了退休金。 陈佩斯一咬牙,瞒着家人抵押了北京四环的房子:“看着几十号人等着开工,我不能当逃兵。 ”
老搭档朱时茂打来电话:“差多少? 我挪三百万! ”他零片酬出演,还搭上全部积蓄。 首映礼上,朱时茂红着眼拥抱陈佩斯:“我知道他不是为了钱,就是想证明好东西有人看。 ”
预售26万全网嘲,排片挤到凌晨场
7月初,《戏台》预售票房定格在14.3万。 影院经理们集体摇头,排片率从15%砍到5%,黄金场次全塞给《长安的荔枝》《神奇四侠》。 有影院只排凌晨1点的场,一场只卖5张票。 网友嘲讽:“老艺术家的坚持,在流量时代行不通了! ”
7月14日,陈佩斯发视频道歉,宣布电影从17日改档到25日。 镜头里他深深鞠躬,强撑笑容说“对不起”,泛红的眼眶却藏不住心酸。 业内人爆料:同期8部电影扎堆上映,资本联手把《戏台》逼到角落。 “排片只看三样:明星、营销、票房预期,陈佩斯一样都没有。 ”
点映9.6分炸了! 80后拖家带口包场
转机从南京点映场开始。 原定一场的票10分钟抢光,影院紧急加场。 看完的观众冲上社交平台安利:“开场笑到肚子疼,结尾哭到哽咽! ”黄渤演的包子铺伙计被军阀错认成名角,操着唐山腔唱《霸王别姬》,全场笑疯;陈佩斯演的老班主举着枪还要唱戏,一句“这是为我们活命啊”让硬汉落泪。
猫眼评分飙到9.6,抖音两条视频点赞破百万。 80后观众集体出动——有人拖家带口包场,有人连刷三遍。 社交平台掀起“欠陈佩斯一张电影票”热潮。 唐山观众激动喊话:“没想到陈佩斯把唐山话玩得这么溜! ”
黄渤练功尹正瘦20斤,道具都是古董级
为还原民国戏班,陈佩斯死磕每个细节。 戏服请老木匠手工缝制,一顶翎子耗三个月;戏台按史料搭建,连雕花样式都要考据。 黄渤零基础学京剧,脸上抹满面粉蹲灶台拍14小时;尹正为演鸦片鬼瘦脱相,嗓子哑了仍吊嗓唱戏。 陈佩斯立下片场规矩:“所有演员提前三个月体验生活,哪怕演个路人甲! ”
有场戏是戏班跪求军阀,他要求演员膝盖不能真着地:“弯着腰,但不能趴下! ”儿子陈大愚当执行导演,见父亲排戏排到发烧吼着“戏比命大”,偷偷抹眼泪。
三天票房翻300倍,朱时茂投资赚翻了
点映三天,票房从19万冲到4664万,上座率92%创文艺片纪录。 影院经理们慌了:凌晨场秒满,黄金档立刻加排! 曾经预言“必亏”的朱时茂,百万投资即将翻成千万回报。 网友调侃:“当初怕兄弟亏钱,现在怕兄弟太赚钱! ”
首映礼上,蔡明、潘长江等老友泪洒现场。 潘长江感慨:“现在喜剧都在讨好观众,只有他敢让观众思考! ”崔健更一针见血:“这是艺术家的独立宣言。 ”
观众用脚投票,拍醒了谁的脸?
当白发老人和染发青年同排落座,当保洁大妈指着银幕喊“这老头我认识”,陈佩斯在路演现场深深鞠躬:“被你们喜欢,是我的荣幸。 ”散场时,观众拍下片尾一行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闪光灯照亮了陈佩斯的名字。
这场逆袭打了三张脸:资本市场的势利眼、创作圈的浮躁风、观众曾被流量裹挟的选择。 用陈佩斯的话说:“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