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林:我们或许是曼联历史上最差的一届
60
2025-07-04
1949年8月14日,毛主席在新华社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文章,主席在文章中写道:
“准备斗争”的口号,是对于在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的问题上,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问题上,还抱有某些幻想的人们说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被动的,还没有下决心,还没有和美国帝国主义(以及英国帝国主义)作长期斗争的决心,因为他们对美国还有幻想。
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1949年7月30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总统杜鲁门写了一封信,详述了抗战末期以来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及其失败过程。表面上,美国放弃对蒋介石的支持,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
艾奇逊说,“……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我认为都应当得到我们的鼓励。”
中美关系白皮书
这番话听上去冠冕堂皇,但毛主席一眼洞穿其中阴谋:
艾奇逊公开说,要“鼓励”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摆脱所谓“外国的羁绊”。这就是说,要推翻马克思列宁主义,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因为,据说,这个主义和这个制度是“外国的”,在中国没有根的,是德国的马克思(此人已死了六十六年),俄国的列宁(此人已死了二十五年)和斯大林(此人还活着)强加于中国人的,而且这个主义和这个制度是坏透了,提倡什么阶级斗争,打倒帝国主义等等,因此,必须推翻。
艾奇逊们认为这是在做“鼓励”工作,但是很可能被中国的那些虽然相信美国但是尚有爱国心的民主个人主义者认为是一瓢冷水,使他们感觉丢脸:不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当局好好地打交道,却要干这些混账工作,而且公开地发表出来,丢脸,丢脸!
艾奇逊
从毛主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个美国人已经把在中国的希望放在了我国内部的个人主义者身上了,也就是说,只要我国的这样一些“民主个人主义者”越来越多,那么美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演变成资本主义的国家。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毛主席除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还一连发了《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文章,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提醒国内某些知识分子提高警惕。
人民日报刊登《别了,司徒雷登》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毛主席的预言很快就得到应验。1953年1月,刚刚被任命为国务卿的杜勒斯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他的“和平演变”策略,他声称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从“被奴役”状态“解放”出来。
接下来,杜勒斯又明确了他“和平演变”的政策,并提出要将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到中国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在杜勒斯的鼓吹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式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以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的变化”。
杜勒斯——"和平演变"战略的始作俑者
说到这儿,美国所谓的“和平演变”都有哪些手段呢?说起来,大概多数人也都不陌生,包括利用新闻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利用“人员往来”和书报影视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以经济援助为名,实施“鼓励改革”的策略,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扶持亲西方的下一代。
上面这些措施,首先在苏联及东欧国家奏效了。据艾森豪威尔回忆,他曾提出邀请数千名苏联大学生到美国,负责他们的全部费用,这位二战将军出身的总统直言不讳的表示,有朝一日,一批新人将会在苏联掌权,我要努力争取的正是这一代。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开始在苏共的“二十大”作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他在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此举一出,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哗然声一片。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则对此大喜过望,美国认为赫鲁晓夫的这个举动足以使他们的“普世价值观”得到传播与扩大,并能以此作为摧毁社会主义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他们的“和平演变战略”已经开始在起效果了。
赫鲁晓夫
往后的苏联,正是按照西方的谋划和意图发展,通过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一些被灌输了西方自由主义的人窃取了苏联领导权,把苏联送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后面对于中国,美国人也一直想要复制对苏联的模式。中美建交后,美国根据富布赖特计划,派来中国的教授有很多,分布在全国20几所重点院校,花费达数百万美元。1982年里根得知中国在美国有6500名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当即表示有“6.5万人更好,这是长期投资”。
毛主席接见尼克松
然而,在国内还有不少的人,把美国的这种“投资”当做善意,譬如“美国近代曾多少次救了中国”之类的言论不绝如缕,其中最为传扬的大概就是美国拿出庚子赔款,创办了一所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多少人才一事了。
关于这件事,毛主席早就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揭穿,主席指出,参加八国联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
诚然,美国人作为八国联军的主要代表,大喇喇出兵中国,烧杀掳掠,在中国的土地上无恶不作,从清政府手中抢走大量财富,到最后吐出来一些,办一个学校,倒成了美国人口中的“善意”,这也未免太过伪善了点吧。而国内居然还有那么些人代为颂扬,这究竟是犯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还是被美国人洗脑太过彻底了呢?
八国联军瓜分中国
关于这点,一位美国极右翼参议员公开宣称:“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慈善心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首要因素,我们怀有明确的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要让在美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则的熏陶。”
毛主席对于美国人的这些动作极为重视,尤其是看到赫鲁晓夫在苏联的动作后,及时的向全国人民敲响警钟,1959年11月2日在杭州的讲话中说道:
美国人杜勒斯说:要用正义和法律代替武力。仗不打,要搞法律和正义……
和平演变谁呢?就是要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部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就是说,它那个秩序要维持,不要动,要动我们,用和平转变,腐蚀我们。
东欧剧变场景
鉴于美帝国主义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毛泽东说,“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
历史证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主席是首先识破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这个阴谋的,充分认识了这个“和平”战略的危险性,并且做好了足够的斗争准备。后来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更加证明了他的思想是多么的具有预见性。
我们佩服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更要牢记毛主席的金玉良言,对美帝国主义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