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6-1晋级!雷佩凡2-4肖国栋
132
2025-08-06
领克03 TCR的出现,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品牌赛车的认知,也为中国制造赢得了更多国际认可。从赛事成绩到产品技术,它用硬实力为中国速度正名。无论是在高温、雨战还是负重条件下,这台车都一次次地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赛道可靠性与工程完成度。
世界巡回赛背后,是七年的持续耕耘
TCR WORLD TOUR——一个堪比F1房车界地位的赛事,自然也成为各大厂牌角逐技术高地的主场。自2019年首次参赛以来,领克已连续七年参与这一赛事体系,在赛道上摸爬滚打,积累了深厚的战术策略与车辆调校经验。
进入2025赛季,领克03 TCR延续了既往的出色表现。5月的墨西哥站,车队便成功斩获1冠3亚2季;6月的西班牙站则迎来大爆发,以两冠两亚两季的全面胜利强势登顶,积分冲至325分;到了意大利站,尽管赛况复杂、负重严重,车队依旧凭借稳定发挥拿下1亚2季,积分提升至420分,稳居榜首。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数年赛事打磨与技术沉淀的自然回报。
葡萄牙站:排位策略与团队协作的典范之战
7月5日至6日,领克Cyan Racing车队继续征战葡萄牙赛道,再次打出统治级战绩。第一回合中,四位车手从前十发车,凭借强劲的起步与干净的线路控制,扬·埃赫拉舍和乌鲁希亚包揽冠亚军,马青骅与比约克稳守中段,确保团队总积分稳定增长。
而第二回合则考验的是策略执行力。由于排位赛Q2成绩前十倒序发车,前一场排在前列的车手将从后方发车。此种赛制下,马青骅与比约克从前排出发,充分利用位置优势再夺冠亚,而乌鲁希亚与扬·埃赫拉舍从后场起步依旧追入前十。全队最终以两冠两亚完美收官,积分累计至555分,持续领先。
CMA架构赋能,让赛车与量产车不再“两张皮”
不同于传统印象中“赛车是赛车,量产是量产”的割裂发展思路,领克03 TCR背后的技术核心——CMA基础模块架构,使得赛道与民用的界限变得模糊。该架构不仅支撑03 TCR在极限驾驶中完成动力输出与车身响应的精确协作,也广泛应用于市售领克03车型中,兼顾日常驾驶舒适性与性能体验。
发动机方面,Drive-E系列不仅是民用03的动力中枢,也在赛车版本中承担着核心职责。其赛事调教版本经过高强度耐热性、爆发力和响应优化,再将这些技术成果转化至量产系统,使民用用户也能感受到赛车同源的“性能基因”。
底盘技术同样是一大亮点。03 TCR所采用的底盘架构源于白车身平台,通过赛事调校强化刚性与路感,提升整体动态稳定性。而这些技术正逐步被运用于量产性能车——例如领克03++,这款搭载Drive-E 2.0TD T6 EVO双增压动力总成的车型,拥有350Ps马力和450N·m扭矩,已成为中国品牌中极少数可合法上路的“准赛车”产品。
不止于赢,领克更在塑造行业范式
在TCR世界巡回赛中赢得掌声固然重要,但领克更大的意义,在于打破“技术换市场”的传统路径,用自主研发构筑起完整的技术闭环。从赛道中提炼技术,并迅速转化为产品力,这是过去许多中国品牌未曾完成的“从0到1”。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层面的胜利,更是品牌体系力与研发效率的胜利。中国车企首次在如此高规格赛事中形成稳定领先,并将经验转化为市售产品,是自主品牌全面迈入技术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今天的领克03 TCR,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赛道工具,而是中国品牌挑战全球标准的技术使者。它不仅跑得快,更懂得如何把赛场上的经验沉淀进量产车,让性能真正走进用户生活。未来,它还将在更多国际舞台上披挂上阵,同时推动民用产品持续向上迭代。当全球都在谈论“中国速度”的时候,领克,已经在用实绩,重新定义“速度背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