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携女友现身撒丁岛, 女友扎丸子头穿拖鞋, 脖子还有个大
103
2025-08-02
35.5千万砸下去的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说停就停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懵。
开工仪式上锣鼓喧天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工地上就只剩下几个看门的大爷在打盹。
这项目可不简单,占地1800亩,号称要打造华东地区最牛的主题乐园,结果连个动物毛都没见着就黄了。
要说这事儿蹊跷,得从环评说起。
项目方玩了个"化整为零"的把戏,把大项目拆成小项目报批,结果被环保部门一眼识破。这就好比想盖个五星级酒店,非说是要建农家乐,糊弄谁呢?当地老百姓都在传,说这项目选址就在生态保护区边上,这不是明摆着往枪口上撞吗?
资金链断裂这事儿更让人哭笑不得。项目方前期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省重点文旅项目"、"市重大产业工程",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结果呢?银行一收紧贷款,立马现了原形。有个参与项目的施工队老板私下吐槽:"干了大半年,工钱都没结清,现在连包工头都改行送外卖去了。"
放眼全国,这种烂尾的文旅项目还真不少。广西那个瑶汉养寿城,规划投资16.5亿,实际砸进去5.4亿就撑不住了。青海撒拉尔水镇更夸张,30亿的投资说停就停,现在那片地荒得连野草都懒得长。最惨的是淮南那个动漫产业园,100亿的饼画得那叫一个圆,结果投资人自己先破产了。
这些项目为啥总爱往大了整?说白了就是好大喜功。有些地方领导觉得,不搞大点显不出政绩,开发商觉得,不吹大点骗不来投资。两边一拍即合,结果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像相亲时把自己吹成高富帅,结婚后发现连彩礼钱都是借的。
资金问题永远是致命伤。很多项目就指着银行贷款这一棵树上吊死,银行一抽贷,立马歇菜。更绝的是有些开发商,钱还没捂热乎就挪去填别的窟窿,这操作跟拆东墙补西墙有啥区别?恒大那十几个童世界项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现在有的勉强续命,有的直接凉透。
审批环节的猫腻也不少。有些项目方抱着"先上车后补票"的侥幸心理,工程干到一半才发现证照不全。这就跟无证驾驶一个道理,被交警逮住是迟早的事。海南海花岛就是典型,硬是把填海项目拆成36个小项目报批,结果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抓个正着,39栋违建说拆就拆。
最要命的是重建设轻运营的毛病。很多项目开业时锣鼓喧天,过不了半年就门可罗雀。常德桃花源古镇投资几十亿,现在冷清得连鬼都不愿意去。这就跟开饭店一个理儿,装修再豪华,菜不好吃照样没人来。文旅项目说到底卖的是体验,光会盖房子不会搞运营,迟早要完犊子。
看着这些烂尾项目,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文旅产业本来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非要搞成"大跃进",最后只能是劳民伤财。现在这些荒废的工地,就像一面面照妖镜,照出了急功近利的嘴脸。要我说啊,搞文旅项目得学学老中医,讲究的是个"望闻问切",先把脉再开方,可不能一上来就下猛药。
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无任何不良暗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